7月5日上午,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刘新跃一行赴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——甘祖昌将军故居,亲切看望慰问学校“智教全珍班社会实践队”青年师生,实地调研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开展情况。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于永清,校办主任黄宏丽,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陪同调研。
追寻初心足迹,感悟精神力量。在甘祖昌“不忘初心”事迹陈列馆,刘新跃带领实践团师生参观“苦难岁月感悟初心”“戎马生涯践行初心”“解甲归田不忘初心”“ 初心永驻风范长存”四大板块,深入了解甘祖昌将军从开国少将到返乡务农的传奇人生,明晰其“感悟初心—践行初心—坚守初心”的精神脉络。
随后,刘新跃一行来到甘祖昌故居,其“双色墙”尤为醒目,1962年甘祖昌将军为支持村里生产队建设仓库,将自家建房材料悉数送出,致新房左半边先行落成,右半边直至1965年才完工。故居内保留着窑洞式风格,嵌入式墙柜兼具储物功能,尽头房间陈列着锄头、石磨、蓑衣等旧农具,件件皆是将军返乡务农、建设家乡的历史见证。
刘新跃指出,甘祖昌作为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,1957 年主动辞官回乡,放弃大城市优越生活,以普通党员身份带领乡亲改田治水、修路架桥、发展产业,用实干改变家乡面貌;龚全珍老阿姨虽为“将军夫人”,却数十年扎根山乡,与村民休戚与共,以感人事迹诠释党性温度与信仰力量。从他们身上,让我们深刻理解陶行知先生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的教育内涵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更应恪守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—— 既要精进学识,更要端正品行。教育的力量既源于真理,更源于人格。
刘新跃指出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需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,做到“在马言马、在马信马”,更要以甘祖昌、龚全珍为榜样,以知行合一的人格力量感染他人。“古人云‘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’为“三不朽”,我们应当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习工作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。”
厚植家国情怀,践行使命担当。在学习实践中,刘新跃对青年师生提出三点殷切期望: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以集体主义为准则,牢记甘祖昌“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”的信念;二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,推动教室“小课堂”与社会“大课堂”有机融合;三是以专业知识为支撑,紧扣基层实际需求,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、担当时代使命。
实践团队成员在汇报时表示,此次活动不仅实现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”,更通过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在服务奉献中砥砺初心,在艰苦奋斗中提升沟通、组织等综合能力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龚丽老师说:“学校领导的关怀让师生倍感温暖,我们将珍惜实践机会,以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。”
青春献礼时代,共赴振兴征程。据悉,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江西工程学院以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为主题,组建35支实践团队,组织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赴江西各地开展为期数周的社会实践。学校各级团学组织还将通过 “云组队”“ 返家乡 ”等形式,动员学子胸怀“国之大者 ”,在躬身实践中筑牢信仰根基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一审:何 凯
二审:谢旻旻
三审:于永清